企業如何送達解除勞動合同書?
導讀: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的送達,是指用人單位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將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送交給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行為。它的意義在于它是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發生法律效力的 前提,是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的一項重要義務。一般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送達之日即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對于用人單位應當如何履行送達程序,我國勞動法律法規未作出明確規定,因而,這一環節往往容易被用人單位所忽視。表現在現實中,用人單位或者未履行送達義 務,或者履行了送達義務但未留下足夠證據證明自己的送達行為的現象十分普遍,以致勞動合同雙方一旦發生爭議,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往往被勞動爭 議機構或人民法院認定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不發生法律效力,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仍然存在”。因此,筆者認為,用人單位履行送達程序必須嚴格 遵守兩項原則:一是實際履行。用人單位必須向勞動者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這一環節絕不可忽略。二是充分履行。用人單位應當本著負責、誠信的原則向勞動 者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其送達程序及方式足以讓一位有正常辨別力、判斷力的第三人認為該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已經送達勞動者。同時,鑒于送達屬于用人單位 應盡的義務以及用人單位在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及訴訟中對于勞動合同的解除承擔舉證責任,因此,用人單位應當注意完整保留履行送達程序的相關證據。
在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關于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送達方式,一般參照民事訴訟中的送達方式:以書面形式直接通知職工本人,本人不在的,通知交 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在受送達職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 況下,可通過新聞媒介公告通知。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0日后,即視為送達。另外,鑒于直接送達不成(或直接送達困難)是進行郵寄送達、公告送達的前提,在實 踐中,由由于直接送達的送達人由用人單位一方人員組成,通常不易被受送達人認可,為了證明自己的“直接送達不成”,用人單位應當組織相關部門人員會同工會 人員一起送達通知。
上一篇:員工不續簽勞動合同 企業怎么辦?
下一篇:未續簽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