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平時工作要保留哪些證據
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擁有平等就業、獲取勞動報酬、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休息休假等權利。等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候,勞動者需要提供相關證據,那么在平時工作中應該注意保留哪些維權證據?接下來小編為您一一介紹。
勞動者具體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的自然人。
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各項權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者有平等就業的權利。
2、勞動者有選擇職業的權利。
3、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4、勞動者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6、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7、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8、勞動者有休息休假的權利。
在平時工作中應注意保留維權證據
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都需要提供證明自己主張或案件事實的證據。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注意保留有關證據,主要包括:
(1)來源于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等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2)來源于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
(3)來源于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后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等的郵局回執;
(4)來源于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另外,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上一篇:部分勞動人事爭議風險防范點
下一篇:未協商就調崗,勞動者怎么維權?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