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提前離職可以領取年終獎嗎
員工提前離職可以領取年終獎嗎?年終獎就是老板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金,有的還包括了旅游獎勵、物質獎勵等,是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獎勵,也是可給可不給的一個項目。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好的年終獎辦法要有較好的考評指標、評價方法、發放規則等等相應的各項制度,可以有效激勵員工,增加企業凝聚力。
案情介紹:
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服務產品銷售公司。2009年,公司與賈某簽訂了勞動合同,期限為2年,即2009年1月1日至 2010年12月31日,基本工資每月為5000元,工作職責是開拓公司在東北的銷售市場。合同同時約定,每年最后一個月賈某可根據工作業績享受不低于 2400元的年終獎。2009年10月,賈某因身體原因提前解除了勞動合同。2009年12月,賈某來到公司,要求公司向其支付2009年1月至10月期間的年終獎2000元。
賈某認為:年終獎是工資的組成部份,按照公司的規定,業務人員均有權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得到年終獎,公司理應按最低標準給付每月平均200元的年終獎。對賈某的要求,公司是一頭霧水。
公司認為,年終獎屬于企業內部自主管理的范疇,公司可以根據業績來衡量是否發放、如何發放。盡管東北市場已初見端倪,但是直到賈某離職時東北市場還沒有贏利,對公司而言并沒有產生業績。況且年終獎是對在職人員的一種獎勵,賈某10月份已經離職,無權再享受年終獎待遇。雙方對此各執一詞。
那么員工提前離職,企業到底應不應該支付年終獎呢?
縱觀用人單位的工資獎金甚至福利制度,特別是工資獎金與效益掛鉤的企業管理制度,將年終獎寫入企業員工手冊或勞動合同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是企業在設定年終獎的時候,卻忽視了給年終獎一個清楚的定義和一套完備的計發條件。本案中,公司在與賈某的勞動合同中約定每年最后一個月根據工作業績享受不低于2400元的年終獎,而沒有對支付條件作出具體約定。因此,公司主張不支付賈某在職工作期間的相應獎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按照公平原則,公司需要向賈某支付 2009年1月至10月期間的獎金2000元。
專家提醒:一個清楚的定義和一套完備的計發條件對獎金的設定尤為重要。
首先,企業設定年終獎的初衷有的是為了鼓勵對企業高度忠誠的員工,有的是為了彰顯企業文化,體現人文關懷,有的是為了調動員工下一年度的工作積極性,還有的是為了對員工已取得工作業績的獎勵……將實現各種目的的獎勵統一命名為年終獎顯然過于程式化,不能準確體現獎勵的性質和目的,針對不同性質的獎勵而設定不同名稱和定義的獎勵才是企業的明智之選。
其次, 獎與懲自古一直是相伴而生,有獎就應有懲,沒有區別的獎勵必然起不到獎勵的作用。企業設定年終獎,應當明確獎金的支付人員范圍和支付條件,否則少獎或不獎就成為一種懲,不要讓年終 “獎”變為年終 “工資”,成為企業對勞動者應盡的義務。當年終獎的定義和計發條件都清楚完備時,企業處理類似的糾紛就會得心應手。
上一篇:曠工與解雇,你必須了解哪些內容?
下一篇:農民工遭遇企業裁員 如何維權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