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計算工齡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了一定年限后就可以獲得工齡,在很多企業里,工齡是作為員工的工資、職位提升和其他福利的標準,一般來說工齡越高的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就會高些、提升的空間比較大。那,勞動者們都知道怎么計算工齡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了解。
怎么計算工齡
認定工齡是要有勞動局批準的招工手續,沒有手續,不能認定職工入職的合法性,現在都是按照繳納養老保險計算繳費年限,繳費就計算,不繳費就不計算,和工資表沒關系。
所謂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后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并,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愈后,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后工齡應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7.轉入企業工作前的專門從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軍人的軍齡,均作連續工齡計算;
8.學徒在本企業學習期間,應作本企業工齡計算,臨時工、試用人員轉為正式職工時,其本企業工齡,應自最后一次進入該企業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國營農場,墾殖場當職工的知識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城鎮知識青年,在他們按政策離開農村、墾殖場或農村回城鎮參加工作以后,其在農場、墾殖場或農村參加勞動的時間,可以與參加工作后的時間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
10.歸國華僑職工,從進入本企業工作之日起計算連續工齡 。歸僑職工在國外從事革命工作,確因工作需要調回國內或受迫害回國的,如有可靠證明,報經中僑委審核屬實者,其在國外參加革命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能算工齡嗎
事業單位有管理類、公益類、經營類等類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退休養老制度,費用由國家或者單位負擔,個人不繳費,養老金標準以本人工資為基數,按照工齡長短計發。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視同繳費期間是指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工齡。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但由于視同繳費期間,作為用人單位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并沒有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個人也沒有繳費,但職工退休時養老保險基金要支付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費用屬于轉制成本應由政府承擔。
目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正在改革,按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制度模式建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籌資方式為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原來由財政或者事業單位直接負擔的退休職工退休金,變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事業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繳費,不足部分由財政兜底。如果做實個人賬戶,職工視同繳費期間個人賬戶的資金由財政補貼。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形成,但在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要承擔兜底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怎么計算工齡的回答,工齡與勞動者的利益密切相關,作用很多,但是工齡想保持長時間的一個數值也很難,這個需要在一個公司呆上很久的時間,要是在這個時候員工辭職了的,那么工齡是要清零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關注勞動法律網。
上一篇:如何確定勞動爭議管轄法院
下一篇:試用期可以不發工資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