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與正式員工不能同工同酬?
超時加班很離譜
昨日,廣州市勞動執法、總工會、公安、建委等八大部門聯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檢查發現,幾家電子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崗位每個月加班時間在70~140小時之間。遠遠超過了《勞動法》規定的不超過36小時,勞監部門勒令相關企業進行整改。
企業相關負責人解釋,近段時間是趕貨期,加上節前用工緊張,加班時間有所增加,正在向勞動部門申請進行綜合計算生產崗位的加班時間。并通過積極招工,將現行的每日兩班工作制變更為三班工作制,縮短每一班工人的工作時間。
此次檢查還發現違規使用實習生的嚴重問題。在一家規模較大的世界500強企業子公司,本企業正式員工有1100多名,勞務派遣工有900多名,而聘用的中專、中技學校實習生竟多達1200多名,比該企業正式員工的數量還要多,遠遠超過廣東省有關法規20%的上限。
這1200多名實習生主要來自湖南、四川、甘肅等省的中專、中技學校三年級在校生,年齡在17~18周歲之間。該企業和實習生所在學校簽訂了集體協議,但沒有明確一旦出現工傷和安全責任等情況如何處理。在企業與實習生本人簽訂的協議上,只寫明了每月正常工作的實習補貼為1030元,另外有352元的食宿補貼。
實習生高負荷加班
而實際上,這些少年實習生在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后,跟正式員工一樣進行每個月上百小時的高負荷加班。“實習生和正式員工是同工同酬,每個月最多可以拿到3000多元”,該企業相關負責人這樣解釋。
對此,勞監執法人員嚴厲指出,該企業的做法已經違反了國家勞動法規的規定,有使用實習生規避繳納社會保險、降低成本、規避風險的嫌疑。執法部門勒令該企業在短期內進行整改,減少實習生使用的數量,控制在法規規定的比例之內。
上一篇:檔案考試培訓都是浮云,詐騙是真
下一篇:大余縣人社局四措施擴大社保覆蓋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